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建设发展 >> 未来畅想
未来畅想
发 布 人:系统管理员     浏览次数:14787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7-07-05
  1、指导思想

  在院党委的领导下,紧紧围绕“打造省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”目标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补齐业务品质和激励机制两个短板,服务政府、区域产业、终端用户暨企事业机构三个市场,突出“创新驱动、人才带动、项目拉动、品牌打动”四轮联动,着力完善科技决策支持、科技条件共享、科技管理支撑、科技创新服务4大科技服务业务体系,切实推动院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提质增效,促进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。

  2、发展目标

  通过优化组织机构、管理模式、运行机制,切实激发事业发展活力,提升事业发展品质,力争新一轮改革发展周期内,全院每年总收入和职工人均收入实现10%左右递增,培育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科技信息研究和科技创新服务专家20人以上。形成实力雄厚的科技决策支持、科技条件共享、科技管理支撑、科技创新服务四大科技服务事业中心,把我院打造成为中部一流、国内知名、国际有影响的科技信息研究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。

  3、基本原则

  (1)坚持稳住基础,进一步筑牢公益事业单位立身之本
  要坚持院公益属性,巩固科技决策支持、科技条件共享、科技管理支撑三大基础支撑业务,夯实院生存空间。
 
  (2)坚持开拓市场,进一步厚植事业健康稳定发展能力
  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,大力拓展产业创新咨询、科技传播推广两大市场业务,找准市场对接点,打造面向市场一线创新发展需求的产品链、价值链。
 
  (3)坚持重点突破,进一步夯实科技服务事业发展平台
  以推动大数据重点实验室、科技智库、众创空间、博士后工作站等建设为抓手,打造更高层次事业发展平台,培养和积淀院整体能力,切实培育院核心竞争力。
 
  (4)坚持放管结合,进一步激发事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
  要落实“放管服”要求,遵循“管住不管死、放活不放乱”的基本原则,以构建科学、有效的考核约束与激励机制为突破口,以提升管理服务意识、能力、质量为抓手,进一步激发全院事业发展活力。
 

  4、发展举措

  (1)突出四个重点。主体业务方向要突出四个重点:以平台为核心的基础条件建设;以工程中心、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技术创新(科研)能力建设;以争取省、部大项目支持为核心的研究能力培养;举全院之力抓长线产品或业务的开发和拓展。
  
  (2)培育五个能力。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, 在提升现有平台应用水平的基础上,创建新的公共服务平台;二是加强研究能力建设,不断提高我院信息学和信息化促进技术研究水平;三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,不断提高我院服务于全省科技决策和科技管理的水平;四是加强市场能力建设,借助信息科技,不断扩大我院信息产品的受众面,推进我院事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;五是加强对外科技合作能力建设,打造我省两岸科技合作的重要基地。
  
  (3)坚持六项原则。一是坚持以人为本,要树立发展为了职工、发展依靠职工、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理念;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,要根据单位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、发展目标、发展举措;三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,既要传承历史成功经验,更要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;四是坚持“放开搞活”与“规范管理”相结合,做到放开不放任,管住不管死、搞活不搞乱,确保单位平稳健康的发展;五是坚持“效率优先、兼顾公平”和“按劳分配、多种要素参与其中”的分配原则,促进单位和谐快速的发展;六是坚持党的领导,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,为“发展”这一中心工作保驾护航和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。

  (4)发扬“32字”精神。32字即“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;背靠政府、面向市场;苦练内功、立足长远;加强团结、和谐发展”。——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: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使僵化的、保守的、安于现状的思想向活跃的、开放的、不断进取的思想转变,树立创新求变的思想;二是要大力培育“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”的创新文化,营造创新求变的环境;三是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才,提高团队创新能力。——背靠政府、面向市场:信息院与科技厅之间有行政隶属关系、工作依存关系、人脉感情关系三种,所以院在新一轮创新发展规划中提出“以‘优先、优质、高效’服务于湖北科技决策和管理工作为基本立足点”,这是我院性质所决定的,也是我院生存之本、发展之基。但同时又要服务于市场主体创新,服务于公众素质提高以及全省科学研究。只有坚持服务政府与服务市场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,充分利用好政府与市场这两个资源,我院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。——苦练内功、立足长远:正确处理好当前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关系,以围绕不断做强做大为目标,立足“打基础管长远”,系统谋划、分步实施,不断夯实发展基础,不断增强发展后劲。苦练内功:在队伍能力建设上、在机制体制创新上、在内部管理服务上、在特色文化建设上等方面苦练内功;立足长远:在发展目标、发展规划、发展机制、核心业务等方面立足长远。“苦练内功、立足长远”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职工应该树立的成长观、发展观,立足岗位、坚持学习、勇于担当、必定成才;因为一个单位的发展与每一位职工个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。——加强团结、和谐发展:加强团结,要建立一套相对公平、公正的管理制度,以规范各方行为,以兼顾各方利益,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;加强团结,党员干部要做好表率,勇于奉献,乐于助人,不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;加强团结,要切实营造“有思想、会做人、能干事、与院同心”的员工文化,要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个人、个人与集体、当前与长远、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。总之,只有加强团结,形成团结的发展局面,才能促进和谐发展、健康发展、快速发展。

  (5)打造八大事业中心。

  ①科技决策支持中心。以促进战略研究服务链与科技创新链的融合为主线,坚持“面向政府”与“面向市场”并重,重点开展科技管理、科技预测、科技投融资、产业科技发展、农村科技发展、区域科技发展、企业创新、项目策划等战略研究服务,成为全省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的“科技智库”,市场主体创新战略咨询的“首席顾问”。

  ②科技条件共享中心。提升现有平台的应用水平,力争使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进入千家万户,为区域发展、企业创新、公众科技素养提升做出更多更大贡献; 力争湖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更好地发挥调剂作用,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效率;并在此基础上,打造湖北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。

  ③科技管理支撑中心。根据科技发展新需求,提供全方位的科技管理支持与服务,进一步巩固做好科技咨询评估评审、项目评估评审、科技查新检索、知识产权评议、科技报告管理等业务工作,促进科技管理服务能力提升。

  ④科技成果转化中心。以全省研究开发机构、高等院校、企业、投资者为主要服务对象,以“搭建技术与资本之间的绿色桥梁”为经营理念,深入开展集信息市场与技术市场于一体的研究咨询、技术推广、技术传播、会展培训、国际技术转移等应用服务,构建与完善技术转移机制,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。

  ⑤融合发展促进中心。(城镇化、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)针对农村农业、工业企业、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,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、企业信息化、政务信息化服务工作,为创新主体提供专业信息化、技术评估、新技术研发推广、市场分析、创业融资等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,形成特色的创新主体知识服务模式,提升对经济社会创新主体的知识服务能力。

  ⑥科技宣传传播中心。以质量为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抓手,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科技交流与传播渠道、手段、形式和内容,努力创新科技交流与传播业务,进一步提升我院四刊一报及声像工作的档次与影响力,充分展示我院在促进科技信息、科技知识传播扩散中的功能和地位。

  ⑦科技人才培养中心。组织推进情报学相关理论研究,开展层次高、质量优、形式多、领域宽的学科能力建设。积极筹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情报学重点实验室(工程中心)。积极推进创新方法培训等教育培训业务,大力探讨新型教育培训模式,力争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基地,提升院在情报学领域的学术地位。

  ⑧科技交流合作中心。进一步坚持开门、开放办院思路,积极探索院局、院地、院企合作模式,加速院内科技信息资源、战略研究、信息化服务、科技人才培养、技术转移等服务向全省辐射;持续深入和中国战略院、中信所、兄弟院所的交流合作,共促发展。持续深入鄂台科技合作,打造全省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枢纽;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,创新合作模式,提升合作层次。


联系地址:湖北省武昌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12楼 邮编:430071

联系电话:027-87897213 传真:027-87897213

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制作2012-2020 版权所有

建设发展